半岛体育仪器信息网医疗技术专题为您整合医疗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疗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疗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疗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疗技术话题讨论。
三部门联合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数字PCR技术纳入医疗服务项目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项目技术规范》),包括综合、诊断、治疗、康复和中医五个类别,约为11000多项医疗服务。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明确“国家负责制定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统一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服务,并作为医疗机构收费项目的依据。各地依据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确定本地区医疗机构服务收费的具体项目”。2019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79号),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工作要求,自2019年开始启动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相关研究制订工作,组织42个临床专业及相关政策领域共700余名专家,历时4年,研究制定了《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项目技术规范》)。《项目技术规范》包括前言、使用说明、正文3部分,正文总体框架包括综合、诊断、治疗、康复和中医等5类,细分为综合医疗、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查、影像学诊查、临床诊查、临床手术、临床非手术治疗、临床物理治疗、康复理疗、中医医疗和辅助操作共11章。其中,数字PCR技术也纳入了相关医疗服务项目,这表示国家主管部门和专家对数字PCR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也意味着其中的收费标准、临床应用规范都有迹可循。《项目技术规范》内容显示,数字PCR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共计34项,包括病原体感染检测、肿瘤基因检测,遗传病检测以及用药指导等多个领域。《项目技术规范》定位为技术工具,所列医疗服务项目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项目提供服务而产生资源消耗的最小计量单元。旨在促进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为科学测算医疗服务成本和绩效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不作为任何准入的前置条件,印发后供各地参考使用。官方要求,各地要利用好《项目技术规范》,结合工作实际,完善本地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缺失和不明确的要素内容,标化口径,积极协商同级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行业标准,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收费行为。附件: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香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受访者供图/strong/ppstrong香雪制药/strong/pp“最近,与美国马里兰圣诺公司合作开发国内第一个小核酸药物STP705获得CFDA临床批件,是我们创新药物研发国际合作的结果。”在散发着淡淡中药味的办公室,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辉兴奋地说,这得益于及早布局和构建的国际合作创新体系和研究平台。/pp未来,香雪制药还将有更大的举措,他们计划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华南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中心,将联合国内外顶级科研团队,聚焦全球顶尖医疗技术,建成聚集国际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平台和治疗中心。/ppstrong1 给原料和产品打上“指纹” 引领国内中药数字化/strong/pp“数字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通过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各种中药原料和产品就像人一样有了自己的独特指纹。”王永辉说,2000年,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中药复方口服剂型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研究。/pp一直以来,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滞后等问题困扰着我国中药产业,严重影响着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步伐。/pp成立于1997年的香雪制药,早已开始中药标准化的研究,并将数字化技术全面应用于中药生产、质控、临床研究等各个环节。/pp经过多年发展,香雪制药已建立了以“现代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中药集成创新系统,通过计算机相似度分析系统使成分复杂的中药质量得到有效控制。/pp此后,在“互联网+”发展浪潮下,香雪制药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业务服务,解决中药服用的便利性问题。/pp在香雪智慧物联中药配制中心,工作人员扫一下条形码,一排排煎煮机便能根据特定的加水量、时间、温度等参数运转,免去了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和安全风险。而为了保障安全,中心审方员通过互联网接受电子处方后,会事先对配药禁忌、剂量范围是否符合安全用药标准等进行审核。/pp“用户上午下单,最快当天下午就能快递收到煎好的中药,免去了排队、煎药的麻烦。”中心工作人员何嘉琪说,中药煎煮的全过程都已实现智能化监控,用户在手机上就可看到配药取材地、煎煮温度、时长、快递情况等,整个过程透明、可追溯。/pp未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香雪制药将在智慧中医上走得更远。王永辉说,用户每次用药后的疗效信息沉淀成大数据后,将有利于医疗机构及时调整药方、精准管理个人健康状态,向个性化中医大健康管理服务迈进,同时有利于在分级诊疗的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应用和推广。/ppstrong2 布局前沿技术研究平台 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strong/pp“没有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所谓的制药企业只是普通加工企业而已。”王永辉说,为推动香雪制药产业转型、赶超世界一流制药企业,2012年,他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英国莱斯特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李懿,共同创立了香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全球最早应用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研发新药的机构之一,致力于研发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生物药品。/pp“为的就是能让国人在生物制药领域能尽快缩短和美国等领先国家的差距,让国人更早地用上好药。”王永辉的中国梦,就是中国人能够创造攻克癌症疾病的药物,“让外国人都来买中国药,接受中国的治疗药物和技术。”/pp为此,香雪制药在生物医药研发项目中投入巨资,第一期投资1.8亿元,第二期投资1.7亿元,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像这台仪器,全国只有三台,两台在跨国药企,中国企业只有这一台,它可以很高通量地测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香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副总裁张剑冰博士指着一台 “Biacore4000”说。/pp在这里,李懿、龚海平、张剑冰与叶群瑞这四位海归博士一起,领导着近90人的创新科研团队,团队中20%的成员拥有博士学位,一半的成员拥有硕士学位,他们共同承担着香雪制药的生物药和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任务。/pp4年多的辛苦耕耘终于结出果实,最显著的成就是香雪生命科学第一个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肿瘤的TCR-T项目已经获准进入两项临床试验,该项目是国际上很少几个利用高亲和性TCR进行癌症免疫治疗的例子,从TCR的发现、优化、生产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在这个领域,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上的第一梯队。/pp在不久前举行的国际生物技术大会上半岛体育,李懿向同行介绍了TCR-T领域的6个管线产品,和TCR药物领域的8个管线产品,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因为香雪生命科学是国际上唯一已知同时横跨TCR-T和TCR药物两大技术的公司。“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些产品可以早日造福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李懿说。/pp■对话/pp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辉:/pp助力广州构建/pp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pp南方日报:作为广州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香雪制药未来将如何布局?/pp王永辉:香雪制药作为广州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将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建立研发-临床转化新模式,助力广州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pp接下来,香雪制药计划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华南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中心,这是新型的临床转化平台。该项目与广州开发区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的定位相匹配,将立足广州,辐射广东,影响全国和东南亚,为国内外患者提供疾病个体化诊疗全面解决方案和优质医疗技术服务,为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带来新的突破,成为助力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pp中心以精准医疗和临床转化为核心,联合国内外顶级科研团队,将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聚焦国际前沿的基因测序和IVD技术、分子影像诊断技术、辅助生殖 ART和基因编辑技术、高效能新药临床转化应用技术、系统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医疗健康大数据集成、健康管理营养干预等领域,建成聚集国际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临床转化平台和治疗中心。/pp南方日报:对于即将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您有什么期待和建议?/pp王永辉:生物产业大会的召开,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广州将吸引全世界拥有最新技术的科学家前来。对于基因技术、干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要牢牢把握,带动产业蓬勃发展。/pp我们医药行业的人经常去欧美国家参加专业会议,广州应借鉴国际行业专业会议的经验,以本次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为契机,打造广州官洲生物论坛的影响力,吸引全世界的关注。毕竟,广州是创新和创业热土,尤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又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吸引大量资金、人才和技术,形成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和效益不会比美国旧金山湾区差。/pp生物医药产业链比较长,单靠一个企业、机构独立运作,产业发展会受限制,将导致原料生产、制造、研发、临床的配合的割裂。如果将产业链打通的话,形成协同创新和产业闭环,可在新的生物医药技术发生大突破时把握发展机会。这样,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就能抢占发展制高点,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成果。/p
打造GE医疗亚洲首个细胞及基因治疗实验室,赋能中国精准医疗新发展中国上海(2018年7月19日) — 为加速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流程、推进全产业链的商业化进程,GE医疗今日宣布在位于其上海浦东张江的中国研发中心建设成立全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亚洲技术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GE医疗在深耕精准医疗探索、推进治疗技术创新和扩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化平台建设领域进入了崭新的里程碑。据悉,技术中心将通过构建全面的自动化及数字化生态系统,采用先进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科研及生产制备设备、产业解决方案和全方面的技术服务加速行业的标准化整合,为推动整个大健康产业的深入发展提供新动能。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Emmanuel Ligner先生、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细胞治疗业务全球总经理Ger Brophy博士、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先生携众多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开幕仪式。GE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亚洲技术中心启动仪式随着全新的技术中心落成, GE医疗具备了符合BSL2标准的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专用实验室,在细胞治疗方面开发了细胞收集、细胞分离、扩增以及储存运输的解决方案,同时建立了广泛使用在细胞治疗流程中的质粒和慢病毒的制备生产平台;在基因治疗方面具备了多种病毒载体的生产流程,采用了一次性上游培养技术,并配备了良好放大性的下游纯化技术,最大培养规模可达到200L。为了更好地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工艺开发,GE医疗还建立了相关的分析技术配置,涵盖了包括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HPLC、Qpcr和电泳设备等在内的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张江药谷聚集了许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企业,通过一定规模的集群效应,有助于加快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的新兴科技产业战略步伐。依托张江药谷强有力的发展机遇,GE医疗将构筑多点、多维的企业生态圈,拓宽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研发布局,在良性的集群创新政策下,推动中国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GE医疗始终践行‘关爱先行’理念,以患者健康和满意度为中心,助力应对重大健康难题和医疗挑战。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技术中心和应用专家团队,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进行新工艺研发、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进行临床应用的探索,帮助中国制药企业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转化及商业化进程,以实现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造福更多患者。” 全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亚洲技术中心坐落于GE医疗在上海的生物工艺中国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Fast Trak中国”)内。目前,GE医疗在全球拥有五个Fast Trak中心,分别位于瑞典乌普萨拉、美国波士顿、印度班加罗尔、韩国首尔和中国上海。Fast Trak中国自2006年开始为中国和亚洲市场提供技术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生物制药、基因组学和细胞研究,并在临床科研、生物制药研发和产业化以及生物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目前,Fast Trak中国已完成了超过40项生物药工艺开发项目和8个生物药临床申报项目,其中涵盖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Fast Trak中国还为终端用户提供了3000人次以上的培训服务已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技术能力。为了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Fast Trak中国已经建立1800平方米的了四大技术平台,包括人才培训平台、工艺开发平台、中试报批生产平台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平台。所有这些技术平台都采用了最先进的一次性技术平台来进行客户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服务。全新的扩建将进一步加大GE医疗在药物研发平台、应用开发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助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跨越,并为缩短商业化进程和推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开幕典礼当天,GE医疗还宣布与国内新兴的细胞治疗研发与服务平台公司亘喜生物(Gracell Bio)就细胞基因治疗生产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GE医疗会为后者提供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应用于血液和实体瘤治疗的通用型CAR-T和其它新型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流程的设计灵活性、封闭性和自动化,并进一步加速其产业化的过程。GE医疗与亘喜生物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关于GE医疗GE医疗集团是GE公司(NYSE: GE)旗下的医疗健康业务部门,年营收达190亿美元。作为领先的医学成像、监护、生物制造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提供商,GE医疗通过提供智能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和服务,实现从疾病诊断、治疗到监护全方位的精准医疗。GE医疗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公司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患者、医疗服务提供商、科研人员和生命科学企业更为有效地改善医疗服务成果。如需了解GE医疗集团的最新信息,请关注GE医疗中国微信、微博,或登录GE医疗中国官网。
医疗蠕动泵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中,包括药物输送、实验室应用、血液透析等领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精准的控制能力使其备受医疗专业人士的青睐。蠕动泵的工作原理蠕动泵是通过蠕动管内的挤压作用将液体推送出来的一种泵,其独特的设计使得液体不会接触到任何机械部件,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的风险。这种工作原理保证了液体的纯净性和输送的精准度。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蠕动泵被广泛用于药物输送。由于其能够精准地控制流量和输送速度,医疗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参数,确保药物能够按时、按量地输送到患者体内。此外,蠕动泵还被应用在实验室中,用于混合、分离和输送各种液体样品,提高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蠕动泵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新一代的蠕动泵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材料,使得其在输送精度、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医疗蠕动泵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总结医疗蠕动泵作为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其在药物输送、实验室应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蠕动泵将会在医疗领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聚焦新医改 为民众医疗健康服务——医疗仪器设备应用与发展技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2009年我国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新医改方案,明确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仪器仪表行业希望充分发挥作用,扩大服务领域,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高水平、优质、经济实用的医疗仪器设备。2010年10月26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承办的“聚焦新医改 为民众医疗健康服务——医疗仪器设备应用与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美丽的岳麓山下、湘江河畔的通程麓山大酒店成功举办。会议现场研讨会由主办方李玉敏副总工、承办方王家龙副秘书长分别主持,应邀到会的嘉宾有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刘殿奎副司长、李军博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执行副会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臧公玉特别顾问,湖南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周湘岳处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刘龙官理事长、文胜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成员代表,卫生、医疗系统应用专家,以及仪器设备的国内、外制造商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首先,吴幼华副理事长代表主办方为大会致词。吴副理事长致辞中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聚焦新医改,为民众医疗健康服务”,与会专家将探讨仪器设备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这是惠及民生的大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平衡,关注百姓疾苦,将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因此,大力发展惠民、富民项目和工程也将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这次会议的召开,正是充分体现实施上述政策的具体执行和推广的重要部分。吴幼华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执行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对仪器仪表行业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机械产品、仪器仪表产品要更多地面向民用。仪器仪表行业今后要扩大内需,面向民生扩大市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也将更加关注、大力支持仪器仪表行业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宋晓刚执行副会长希望企业要加强与用户行业包括医疗卫生部门的交流、沟通,了解各用户行业的需求,这次研讨会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企业要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同时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专项资金的支持,研发生产出能满足高端市场需要的产品。宋晓刚执行副会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臧公玉特别顾问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并表示仪器仪表行业要在“十一五”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之上,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把医用仪器作为发展的重点与以关注。臧公玉特别顾问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到的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刘殿奎副司长做了题为“医改框架下的医疗设备需求与发展”的报告。刘副司长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医改的框架、内容与进展。在谈到医疗设备发展的需求与机遇时,肯定了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用数据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医疗器械装备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医疗设备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刘副司长在谈到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时,表明在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卫生部门始终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民族企业发展壮大。刘副司长详细讲述了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生产适宜产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应具备较高的适宜性、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功能配置上不应单纯追求新技术和高技术 二是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装备投入,支持医疗机构按照标准配置基本设备,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装备水平低、服务能力差的面貌 三是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大型设备配置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 四是加强合作,政府、医疗卫生机构、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要共同合作,严把质量关 五是实现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关键技术突破,特别要帮助重点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实现重大医学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突破,带动相关学科整合与技术集成,促进我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能力全面升级。最后刘副司长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国产设备越来越好。刘殿奎副司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分会王家龙副秘书长在大会上做了“仪器仪表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与发展”的报告。王副秘书长向与会代表讲述了他在湖南省怀化、洪江、安化等县乡村卫生单位考察的情况,亲身体验到基层卫生单位医疗仪器配置现状及迫切需求。认为国家提出新医改方案,面向基层,为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非常正确的,也需要提供医用仪器的企业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王家龙副秘书长参会领导合影左起:文胜、臧公玉、吴幼华、宋晓刚、刘殿奎、李玉敏、刘龙官、周湘岳、王家龙、李军会上还有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的刘立人副总经理、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的王海滨经理、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的钱祥龙董事长助理、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姚希华董事长、重庆四达试验设备公司的吴朝均部长、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熊一凡总经理、北京光学仪器厂的徐勤旺经理,以及北京农学院的杨凯教授、原湖南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的朱孝金主任从技术和产品应用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讲。作报告的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从左到右:杨凯教授、朱孝金主任作报告的厂商代表(排名不分先后)上排从左到右:刘立人副总经理半岛体育、徐勤旺经理、姚希华董事长、吴朝均部长下排从左到右:熊一凡总经理、钱祥龙董事长助理、王海滨经理本次大会有近20家企业带来了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部分仪器设备或资料在现场进行展示和宣传,卫生部规财司的刘殿奎副司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副会长、湖南省卫生厅的周湘岳处长及与会的医院方面代表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卫生部刘殿奎副司长(前排左二)、卫生部李军博士(左一)、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副会长(右二)由实验室仪器分会王家龙副秘书长(右三)陪同参观产品此次会议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认为会议针对性强,使参会代表了解了更多的新政策和新信息,同时也使企业更明确了今后技术研发的方向。为了进一步落实会议成果,主办方将继续做好《基层医疗单位仪器设备手册》的征集和出版工作,将企业最适于基层应用的产品信息及时送到基层医疗单位,为医疗卫生行业上水平、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做出新的贡献。此次大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p高通量测序是一个具有无限潜能的重要技术,能够应用于临床基因组学的开创,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医疗。然而,如何加快测序技术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未来健康计划中关于基因组学相关政策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半岛体育。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真正让测序技术普及呢?/pp美国医疗技术政策中心(CMTP)的绿色协作部门近期针对癌症高通量测序(NGS)提出一项重要的医疗保险政策,旨在囊括包括医药行业、专业性质的社会团体、病患和健康计划等多方利益相关者。/ppstrong政策的内容/strong/pp政策提议:高通量测序试剂盒的测序覆盖在5至50个基因数之间,且必须通过美国病理大学认证和检测,以确保测试者能够获得有质量保证的试剂盒。提议积极促进研发实验室与临床试验之间数据共享,鼓励病患参与临床试验和注册。/pp2014年,测序试剂盒供应商的利润值喜忧参半: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试剂盒平均每个3400美元。美国著名健康保险公司Priority Health宣称保险金覆盖该试剂盒费用,尽管谷歌承诺这个包含在员工福利内。另一方面,Foundation Medicine最近不得不降低2015年预期的销售额,因为医疗保险管理承包商对试剂盒的纳入有一定迟疑。并且,用于医疗预测的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不属于医保范围。/pp医疗技术政策中心首席执行官 Sean Tuni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测序通量和医疗保险的不到位,是基因测序这项新技术应用于抗癌治疗的重要阻碍。医疗保险覆盖高通量测序试剂盒是突破障碍的重要政策,也是基因组学在临床医学领域朝着更全面且更具有前瞻性的策略。”/pp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包括肺癌四期、病因未知的新诊断的癌症、尚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的罕见肿瘤或恶性血液疾病、两年内死亡率过半的癌症四期,患者需要使用能检测超过50个基因的试剂盒。/ppstrong政策的意义/strong/pp此项政策试图解决一直阻碍癌症基因检测试剂盒在临床试验应用的难题——获得治疗药物。高通量测序试剂盒能用于检测突变基因,可以作为药物靶向研制的潜在方向。但是靶点评定标准各有差异,临床医生至今都难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药物。/pp美国医疗技术政策中心提出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如果研制出来的药物或者生物制剂能够让患者在三个月内有明显好转,其药物费用能够报销。他们认为,前三个月,对制药公司免费提供药物的要求是合理的。/pp这一系列提议尚未正式成形和落实,实质性的后续商讨必须跟进,这样才能真正构建病人、医保、药物制造商三者的利益框架。/pp美国医疗技术政策中心表示,将继续努力力求解决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同癌症检测试剂盒充斥市场后的各种应对政策,包括将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纳入医保范围等等。/p
2011 年 7 月 6 日, Kanomax 公司应贝朗医疗(苏州)有限公司邀请,来到其位于工业园区的大输液厂,为相关人员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测系统演示及技术培训 , 获得贝朗公司的一致好评。 贝朗集团是世界知名的专业医疗设备、医药产品以及手术周边产品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 欧洲第一大医疗器械生产商。 该公司 采用世界同行业中的高端技术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大输液和手术医疗器械。 此次主要是针对大输液洁净室内高效过滤器泄露及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与该公司技术工程师展开技术探讨并做具体业务培训。 该企业选用的高效过滤器检测系统包括 ATI 气溶胶发生器 TDA-4B 和 TDA-5C 、气溶胶光度计 TDA-2H ,我方技术工程师对该系统的测试原理、设备安装、具体操作分别做了详细讲解,与该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对洁净室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了检测,认真回答并解决了用户的相关问题。 苏州贝朗医疗有限公司对 Kanomax 技术工程师过硬的专业技能表示高度赞扬,并十分感谢 Kanomax 公司对此次技术培训的大力支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最近,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对未来五年的医疗领域的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奇点糕认为这个预测乐观得有点没道理,不过这五大技术本身确实具有颠覆医疗健康行业的潜力。/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人工智能智能辅助诊断大行其道/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人工智能(AI)能够通过机器或者软件描绘、模仿人脑功能。AI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记忆在程序中的医疗知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医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在有紧急需求的时候,AI可以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与临床相关的、实时的高质量信息,这些信息都来自于电子健康档案(EHRs)中存储的数据。/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AI的医疗健康应用市场以4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增长,预计在2021年达到全球普及的状态。杰出的治疗效果、较低的治疗费用、免去的不必要的住院手续、更简单的工作流程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都是AI在医疗健康产业获得广泛接受并且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到2020年,慢性疾病例如癌症和糖尿病,都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检测出来,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个可以识别典型生理特征,将实时3D图像投射在屏幕上的认知系统实现的。到2025年,AI系统的应用可能会占到全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的90%,占到全球的60%。AI系统能够为70%的患者提供更方便、更便宜的高质量护理。/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平台的帮助,AI能够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医学图像分析。例如,一家创业公司,Butterfly Network,开发了一种手持式三维超声工具,可以创建实时的三维医学图像,并且把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中,这些都可以帮助识别病理特征和自动诊断。像这样的AI临床支持,会对医疗影像诊断整体市场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通过先进的面部识别和运动传感软件来观察病人,表现人工智能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像这样创新的、自动化的患者指导和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在医疗护理主要过程之一的——直接观察治疗(DOT)中使用了。有类似治疗方案的新的市场竞争者将迅速捕捉到这一细分市场。/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IBM Watson Health 公司最近以26亿美元收购了Truven Health Analytics,创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健康数据分析的维度,IBM本就已经很强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免疫疗法潜力巨大/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免疫疗法的优点是通过免疫系统关于肿瘤和癌症的治疗方式的转变体现的。它发展了新的领域,使患者的生存期限和存活率有了提高。例如,恶性黑色素瘤有很大的治疗需求,但是目前只有有限的几种治疗方法。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0000例黑色素瘤被确诊,其中有40000人死亡。/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免疫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一旦发现这种疗法在治疗肿瘤中是有效的,那么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尽管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一些其他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疗法,例如新分子的构建——嵌合抗原受体(CARs),新旧药物的组合治疗、给药方案的修改、以及疫苗的使用。检查点抑制剂2015年的市场估值为30亿美元,以13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计算的线亿。/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体液活检技术:潜在的肿瘤无创检测/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体液活检技术是一种微创的癌症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血液中肿瘤相关的分析标记物或者细胞,可以实现微创、实时、快速的癌症诊断,极有可能颠覆癌症的检测和诊断过程。当下,为了研究不断变化的肿瘤,需要重复地进行活检,这对患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体液活检为诊断公司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血液生物标记物,例如ctDNA和CTCs,已经开始以一种无创的方式来实现对肿瘤的追踪和监测。未来大概两年的时间里,体液活检将成为组织活检的一种辅助形式。这项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明,甚至可以在做CT检查之前检测到恶化的疾病状况。与组织活检相比,这项技术最关键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寻找疾病的根源”。/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CRISPR/Cas9(RT)广泛用于药品研发/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对DNA进行准确的、有效的和可靠的修饰。它拥有转化R& D途径的能力,并且能在全球生命科学经济的主要领域进行产品的研发。在2014年,这项技术开始受到外界关注,各个公司纷纷使用技术开发治疗药物。Sangamo Biosciences是使用其中一项技术——锌指核酸酶最为广泛的公司,发展了临床阶段的人类疾病治疗。其他的一些创业公司,如CRISPR Therapeutics 和 Editas Medicine都把注意力放在了CRISPR技术上,也获得了数百万的VC投资。/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当基因治疗在人类疾病治疗应用上出尽风头的时候,有一些领域,例如农业和特殊用途的化学制品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超越了市场方面的研究。基因编辑为以下几种情况提供了帮助:/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修改作物和动物中的关键性状/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营养商数/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培育能够抵抗自然灾害、虫害或极端天气的农作物/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通过改善营养类型培育强壮、抗病的动物品种/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有人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2013年到2015年中涉及CRISPR/Cas9的资助项目做了分析,发现这个非常有前途的基因编辑技术有着飞速的发展。2013年到2014年,资金投入增长了7次,而2014年到2015年资金则增加了两倍多。CRISPR/Cas9技术在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大影响,而且不会最终停留在科研层面上。这项技术克服了RNAi, TALENs 和 ZFN等基因组编辑工具的许多困难,在未来的几年中可能会获得几亿的市场价值。/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3D打印:改变器官或者组织修复产业的游戏规则/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打印技术因为独特的定制能力而在医疗健康行业体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定制可以大大地降低手术时间和医疗费用半岛体育。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是3D打印支架或假肢(医用植入材料),例如牙齿种植和助听器。线D打印成为产业变革者的是人类组织打印:打印肝脏、心脏、耳朵、手和眼睛或者是最小功能单元的构建,进而到大的组织和器官的制作。这些都可以作为外科手术移植物去修复或者更换损坏的组织和器官。/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一百万人需要肾脏移植。但是,因为供体器官数量不足,真正能够接受移植的患者只有5000多一点。合法捐赠器官的短缺导致了全球非法器官贸易的急剧增加。到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的3D打印企业估值能够达到约60亿美元。医疗健康行业的3D打印企业中比较著名的有Stratasys Ltd., Arcam AB, Organovo Holdings Inc., Johnson & Johnson,Services Inc. 和 Stryker。/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这五项技术拥有改变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巨大潜力。/ppbr//p
昨日下午,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新闻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在深圳会展中心六楼郁金香厅举行,向卫生医疗界、公众传达华因康公司高通量测序平台在战略合作项目、临床应用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余新国,南山区区长李小甘,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克力等出席活动。发布会上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推出了全新的基因检测和生物治疗相结合的个性化生物医疗新技术,并成为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第一个设立国家标准工作组的单位。发布会期间,华因康公司与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农作物良种引进中心举行了签约仪式。据了解,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超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及配套生物试剂、基因分析软件、生物信息数据技术服务、生物医学治疗为主体的高科技企业。华因康推出的基因检测和生物治疗相结合的个性化生物治疗新技术,是国内首创、全新唯一的新技术,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诊断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国际医疗界的充分认可。最近,华因康公司还成功将这一国际尖端技术和设备推向市场。目前产品已开始在十多家临床机构进行临床试用,反应良好。
助力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推广——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最初由奥巴马2015年正式提出,旨在呼吁美国要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疾病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医疗方案,最终目的降低全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在过去的五年里,精准医学在中国得到了逐渐稳步发展,对于大众而言也越来越不陌生。2020年5月19日,陈万涛教授领衔的研究项目“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在大力推进我国精准医疗进程中,上海市政府对陈万涛团队为推动口腔癌诊治新技术发展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今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作了题为《基于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口腔鳞癌分子分类转化研究》的大会特邀报告,反响热烈。陈万涛教授作大会报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的成立初衷是什么?精准医疗于国民而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哪些突破?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陈万涛接受仪器信息网专访精准医学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变化陈万涛表示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精准医学的概念各不相同。美国最初提出精准医学概念时,主要基于基因测序技术,通过寻找引起疾病发生的基因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同时,也可预测药物的治疗反应,通过对基因的检测来预测机体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和毒副反应等,进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这是早期也是狭义上的精准医疗。中国提出精准医学概念的时间不算很晚,最初也称为个体化治疗。国内最初的精准医疗主要根据患者个体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分类,来匹配对应的个性化用药或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影像学指导的治疗、腔镜微创治疗和靶向介入治疗等也被归为精准医疗范畴。而现在国内精准医疗涵盖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等,对复杂疾病实施靶向特异性的预防、治疗及预测和监控,其范畴也随之扩大。“千人千面”的精准医疗初期落地困难,但正在不断发展据陈万涛介绍,精准医学最早提出时,在国内初期落地较难,社会对精准医疗也存在一些抵触和质疑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精准医学刚开始只是一个概念,对应的落地治疗技术方法、药物较少,并不能使多数患者受益。大部分临床实践还是倾向于传统治疗方法,比如对于检测出功能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并没有相应的上市药物来精准下药。其次,新药研发周期长,尤其创新药物研发甚至需要十几年。此外,精准医学针对的是个体,而研究个体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分子机理的成本代价很高。就算研制出相应的药物,但凡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靶基因突变等就会产生耐药性,那么治疗的代价就会更高。所以这也是精准医学最初备受人们质疑的原因。此外,就当今来看,精准医疗高昂的费用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精准医疗并不适合每一种疾病,但是每一种疗效差的疾病都可以使用精准医疗的手段来提高。在国内,精准医疗更加适合于慢性、复杂性重大疾病。有一种观点认为精准医疗适用于富人阶级,会加剧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其实大部分新兴医疗技术的初期应用门槛高、技术成本都会很高,相应的初期受益群体则较小。比如就目前而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治疗手段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使用,但其整体治疗技术进步方向毋庸置疑。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技术成熟和普遍化后,患者受益者逐渐增多,治疗成本自然就会逐步降低,这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口腔恶性肿瘤具有特殊性,迫切需要高效的非创伤性治疗陈万涛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无论是临床资源还是人才梯队方面,在国内外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领域均位居前列。该学科目前拥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口腔学科前任带头人邱蔚六院士与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陈万涛主要关注于口腔方面的重大疾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也称“口腔癌”)。据他介绍,尽管目前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技术趋于完美、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但总体看,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口腔癌之特殊性在于颌面部器官结构十分复杂涉及的功能非常重要,包括呼吸、语言、咀嚼进食、视觉、嗅觉以及听觉等诸多方面。显而易见,手术治疗的最大弊端在于切除相应组织器官后,对于颌面部功能和外形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非创伤性治疗是口腔癌未来最理想的治疗方式。这就需要引进精准医疗,需要找到口腔癌靶向、特异性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精准医疗的发展是通过寻找每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功能基因等靶标分子,针对性对症下药,从而大幅度提高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效果。大力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以下简称“精准医疗分会”)于2019年1月成立,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二级分支机构,下设肿瘤靶向药物、肿瘤诊断、肿瘤靶向治疗、医学智能装备、医学遗传和口腔疾病诊疗等6个专业学组。谈及成立初衷,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公众对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急需一个组织机构对精准医疗的相关理论概念、成果转化、技术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调研和规范,这样的组织机构也将有利于精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的主题为“精准医疗——发现、发明、发展”,这也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办会主旨的体现。分会的宗旨主要是推进精准医疗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推广和市场规范化。精准医疗分会是该领域首家专注精准医疗产业基础创新、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的全国性专业技术平台和学术性专家组织。分会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全国精准医疗专业技术平台,重点打通精准医疗领域上下游产业,打造完整的精准医疗相关领域的医药产业投资价值链和产业化生态,优化和规范精准医学相关产业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陈万涛也指出,作为医疗器械、制药的相关企业,必须要不断技术创新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但如果没有社会关注和资本投入也就没有了创新条件。多个专业平台共同推进精准医疗陈万涛表示,并非所有的慢性重大疾病都会纳入未来5年的重要攻关计划。鉴于精准医疗分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未来计划将会聚焦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精准医疗,目标是将相关产业向前推进一步。据悉,目前精准医疗分会会员单位和专家智库支持的长三角肿瘤分子诊断平台、珠海先进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平台已经筹建和试运行。此外,规划建设的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口腔诊疗技术平台都在有序进行中。至此,多个专业平台将全方位共同推进精准医疗的相关产业发展。未来5年,精准医疗分会的具体任务是:形成一支致力于精准医疗研究,以科学家、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等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团队,支撑精准医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规范和提高相关疾病临床精准诊治水平;布局建立多个精准医疗技术创新和转化研究基地;指导建立多个精准诊治临床技术应用平台,在疾病的精准预防、预测和诊治领域,实现研究成果的无障碍产业化;指导或参与建设多个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和智能化的临床生物样本和信息数据库,为精准医疗研究和智能技术、设备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成立全国性恶性肿瘤、遗传疾病、口腔疾病等慢性重要疾病的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资源库联盟;开展精准医疗相关的其他业务,如咨询服务、新成果和技术推广、产品和技术展销;通过创办的分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协同医疗健康各界促进精准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精准医疗发展与科学仪器和精尖技术密不可分,亟需进一步技术突破精准医疗的落地必然离不开仪器和技术平台。首先,组织样本库的建设需要组织冷冻、低温冰箱和常温冰箱等设备。而对于精准医疗很重要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而言,基因测序平台、PCR、质谱、组学研究等分子水平相关的科学仪器设备更是必不可少。此外,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等一系列科学仪器设备都与精准医疗密不可分。陈万涛补充说:“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医疗装备智能化发展迅速。目前,精准医疗分会成员单位正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针对组织切片免疫组化(蛋白染色)图像自动识别的软件与硬件,以便最终实现蛋白标志物智能化扫描和判读。”陈万涛认为,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还要关注对重大慢性疾病、罕见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解析,不仅要求从分子层面,还需要从细胞学水平和形态学等层面进行多维度解析和研究。相应的就需要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这包括一些理论知识的突破,全方位对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测等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从模仿到引领,精准医疗惠及民生指日可待据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对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很大,仅在精准医疗领域就投入了600亿元。国家的投入在精准医疗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发现、转化和应用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在市场层面使得研究人员创新成果能够顺利得以转化落地半岛体育,并且研究人员能够从中受益。比如,会议介绍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转化发明收入的80%都会给到发明创造人,极大程度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会使得相关领域持续不断良性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精密高端仪器、设备和创新药物,已经从早期的模仿阶段,逐步转变为走在世界前列的阶段。因此,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不仅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更要有源源不断地、充足的资本投入。据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分会在第三届精准医疗大会板块中,特设科学家和企业间面对面、青年创新成果展示等环节,为的就是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良性转化和发展。后记:在采访中陈万涛谈到,国内相关企业在医学方面的创新成果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精准医疗的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精准医疗分会努力,更需要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真正做到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民生。附:陈万涛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GCP机构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和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库技术服务平台主任和上海市口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职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头颈/胸肿瘤科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领军人才(国家队、地方队)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现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先后兼任第一、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第二届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遗传学遗传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攻领域是恶性肿瘤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分子发病机制、基于分子分类的精准医疗、抗癌药物研发和靶向治疗。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肿瘤精准医学)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课题)13项、市部级重点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15项;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英文教材1部;在国际知名杂志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9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和创新标兵、上海市总工会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GE医疗集团昨日宣布,在上海设立FastTrak技术中心,该中心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个下游生物技术中心。 Fast Trak 技术中心将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下游纯化工艺开发以及相关培训和认证。下游纯化技术是生物医药企业在开发疫苗、胰岛素、干扰素等生物药品的过程中,相当复杂和必要的一个步骤。 目前,全球下游纯化市场的容量大约有10亿美元,而此前,GE医疗已经在美国等国建立了3 个Fast Trak 技术中心,占到了该市场60%的份额。 “由于新药开发的速度过慢,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医药企业开始转入生物制药领域。同样在中国,生物医药技术也被逐渐看好,而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这些技术帮助中国本土企业开发新的生物医药产品。” GE 医疗集团Fast Trak 全球总监Eric Grund 表示。 目前全球生物制药的市场空间可达63亿美元,但中国只占到6000万美元左右,其中下游纯化市场仅有不到2000万美元。也正因如此,中国的生物制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据Eric Grund 透露,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对于FastTrak所提供的服务相当感兴趣,目前已经有一家民营企业与其达成了合作的口头协议,预计本月内就会签订正式协议。 按照Fast Trak 目前的技术规模,其一年可完成6个工艺的纯化,并可培训300名科学家。今后,FastTrak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谱尼测试山东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正式启用 医疗器械检测领域技术综合实力再提升
8月5日,从谱尼测试(300887)(300887.SZ)官微获悉,继谱尼集团北京、上海、武汉等实验室医疗器械检测领域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瞩目成绩之际,谱尼山东分公司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近期于青岛正式成立并启用。这一新成立的实验室标志着谱尼集团在医疗器械检测领域的技术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作为谱尼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以医疗器械检测为单一技术领域进行钻研的实验室,实验室业务范围覆盖了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验证型检测项目,同时涵盖了输注护理类、医疗器械包装类、呼吸导管类、义齿口腔类、超声耦合类、医用缝合材料、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等无源医疗器械产品的检测业务。谱尼集团创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与持续提升,现已成为中国检测行业持续领跑者,业务涵盖生命科学与健康环保、汽车及其他消费品、安全保障、电子电气等众多领域,构建了综合性一站式检验服务体系。其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全资子公司和服务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谱尼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近年来,集团多次通过国家级和省级CMA、CNAS、CATL扩项评审,并成功入选《深圳医疗器械优质供应商推荐目录》1.0。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谱尼集团在医疗器械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影响力。未来,谱尼集团将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成熟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好储备的相关行业数据,以此服务好产业链,特别是检验检测可服务的相关产业,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同时,服务好行业内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助力提高集团的技术水平,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生物医疗碰撞3D打印技术——第二届生物医疗3D打印发展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p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于2019年5月21日在中国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 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 伴随着中国塑料及橡胶行业成长逾30年,至今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具规模之橡塑业展会,并对中国橡塑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受到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和欧洲塑料和橡胶工业机械制造商协会(EUROMAP)认可。本届展会的观众总人数高达163314人,海外观众人数达42005人,占观众总人数的25.72%。展会同期举行了多个行业的应用行业技术研讨会,包括汽车及轨道交通轻量化材料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生物医疗3D打印发展高峰论坛、2019动力电池用隔膜与铝塑膜技术与应用论坛、汽车及轨道交通低VOCs材料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和2019光电显示类光学膜及相关原材料技术与应用论坛等。/ppstrong第二届生物医疗3D打印发展高峰论坛/strong于5月23日上午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B层8号南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和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由商务部投促局智能制造产业国际合作委员会作指导单位,世界先进制造协会作协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广东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香港三维打印协会、香港城市大学、上海黒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作支持单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99 title=IMG_1736_副本.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IMG_1736_副本.jpg src=打印技术在推动精准手术和个性化医学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生物医学更被认为是3D打印行业应用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受到骨科、口腔、康复等领域的医学专家、科研人员、企业关注。为加快推进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本次论坛邀请到了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与企业就医学3D打印技术和新材料的产业政策导向、最新技术发展与路径、行业发展与应用现状、商业模式创新等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pp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中心常务副主任姜闻博主持了本次会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姜闻博.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姜闻博.jpg src=上海交通大学姜闻博/pp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杨永强作“3D打印改变未来”报告。杨永强首先介绍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说明了国家对增材制造产业的大力支持。接着,杨永强隆重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激光选区熔化快速成型机。杨永强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模具、汽车、珠宝和首饰、消费和电子与医疗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最后,杨永强详细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精密金属3D打印医学应用研究,其中包含了口腔医学、个性化膝关节假体和骨科等多个项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300 title=杨永强.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杨永强.jpg src=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pp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作“2-3-4D打印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展望”报告,报告展示了其课题组发表在世界顶级杂志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的重量级研究成果。吕坚的研究工作致力于追求三个基本目标:最好的、独一无二的、颠覆性的。由此出发,吕坚发表了有关超纳材料的大量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其在Science Adcances上发表的“弹性体衍生的折纸陶瓷和4D打印陶瓷”成果,以其新颖性和易懂性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吕坚还在现场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陶瓷的4D打印过程。 通过3/4D打印可以制备复杂形状的陶瓷或陶瓷/金属结构,该技术可以制备复杂形状陶瓷材料及生物材料,在航空航天及轻型防弹等需要制备复杂形状高温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吕坚.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吕坚.jpg src=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pp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黄文华作“医学3D打印研究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报告,介绍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的研究情况,包含了临床应用解剖学、医学生物力学、数字医学和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会上黄文华展示了3D打印在断指手术、个体化矫形器和整形烧伤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大量的阶段性成果证实了医学3D打印研究平台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可行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黄文华.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黄文华.jpg src=南方医科大学黄文华/pp上海黑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栋作“黑焰医疗推动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实践”报告,主要介绍了黒焰医疗的数字化一站式个性化医疗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云服务平台、3D打印需求分析及打印实现和研究与临床应用。云服务平台包括打印数据收集、分析、再应用 数字化医疗三维建模软件 打印机、打印材料的支持。3D打印需求分析及打印实现包含临床应用需求沟通分析、基于云平台的三维建模和3D打印成品。研究与临床应用包含术前模拟、手术导板、定制假体、实验药筛、康复辅具和生物打印。陆益栋还介绍了个性化定制辅具、矫形器和个性化定制功能鞋垫的设计制造流程。陆益栋展示了延伸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可以由肌电信号控制的3D打印假肢。在应用方面,3D打印技术还可用于打印骨硬质材料支架、皮肤组织、水凝胶耳朵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300 title=陆益栋.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陆益栋.jpg src=上海黑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陆益栋/ppGE增材制造华南区销售总监刘致平作“GE Additive助力增材制造在骨科的应用发展”报告,介绍了增材制造革新了骨科植入制造技术,推动批量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以及GE Additive的产品和服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300 title=刘致平.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刘致平.jpg src=增材制造刘致平/pp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学院院长黄国志作“云计算智能3D打印的理念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报告,从3D打印技术谈到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中的应用,最后说明了云计算智能3D打印平台建设的意义。黄国志认为康复辅助器具市场需求巨大,但人才相对匮乏。3D打印云平台的建设,可以将3D打印矫形器可将从原来的装配/制作难度提前至网上设计阶段,真正解放假肢矫形治疗师 缓解目前国内康复假肢矫形专业人才匮乏问题 实现远程3D打印的可能 可以真正将假肢矫形技术沉入到基层 基层投入少、场地要求低:3D扫描仪即可开展假肢矫形业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300 title=黄国志.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黄国志.jpg src=南方医科大学黄国志/pp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邬培慧作“THA臼杯定位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报告,报告中通过大量病例,强调臼杯位置合理重建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术前规划+3D打印+术中定位”进行量化定位手术的思路:以数据展示术前规划的合理,术中准确对接定位,以此减少假置不良的并发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邬培慧.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邬培慧.jpg src=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邬培慧/pp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手足整形外科副主任何藻鹏作“基于3D打印的四肢远端关节内骨折高成功率内固定手术”报告,通过大量模型介绍了医学3D打印应用。在辅助工具方面,涉及模型、支具、手术导板和义肢等。在植入物方面,涉及关节假体、人工椎体、颌面修补材料和可吸收材料等。生物打印可用于组织工程骨、人造皮肤和生物器官等。何藻鹏通过模型介绍了3D打印在骨折固定手术中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何藻鹏.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何藻鹏.jpg src=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手足整形外科副主任何藻鹏/pp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商务发展经理张崇峰作“瓦克化学ACEO有机硅3D打印创新性解决方案”报告。ACEO使用单液滴计量喷出的方法实现了有机硅的3D打印,具有非接触、设计自由、支撑材料可同时打印、可实现镂空和悬挂等架构、高准确度、无气泡等特点。张崇峰展示了瓦克化学在航空航天、汽车运输、医疗、设备器械、电子与光学和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大量的产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00 height=299 title=张崇峰.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张崇峰.jpg src=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商务发展经理张崇峰/pp报告结束后,围绕“3D打印医学应用是推广不够还是已经过度炒作,如何健康发展”,进行了高端对话环节。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广东省3D打印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耀棠主持了该环节。上海黑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栋、美国3D Systems售前与产品管理经理邓瀚诚、香港三维打印协会副会长胡启明、深圳魔方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周建林、亚马逊中国区招商和卖家业务拓展总监杨大志与瑞士欧瑞康增材制造事业部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马骏参与了此次高端对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99 title=IMG_2123_副本.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alt=IMG_2123_副本.jpg src=高端对话环节/pp /p
近期,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方精密”)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研讨会。此次活动聚焦精密增材制造,洞察生物医疗创新应用趋势,同时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与会分享交流,就各自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展开了思维的碰撞。本次研讨会特邀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建林、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晓明、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黄天云、及乐普医疗有源器械部项目主管李向义展开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精密增材制造在生物医疗产业的创新应用探讨交流,并就行业应用场景、阶段性重点项目进展及产学研合作模式展开讨论,共话行业趋势动态,探讨未来机遇与挑战。01聚焦增材,医械新篇:各位聚焦哪些方面的研究?是否涉及精密增材制造及其在生物医疗的应用?“——我们的业务领域正在不断拓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密制造医疗器械的关键零部件;二是研发手术机器人中的精密零部件;三是开发创新体外培养医疗器械。——”周建林分享了生物医疗与3D打印的结合点,并表示摩方精密将在三个方面持续拓展业务:一是生产医疗器械精密零部件,如内窥镜等;二是研发手术机器人中的精密零部件;三是开发体外培养医疗器械。同时还着手研究基于水凝胶的创新技术,以解决人体组织和材料加工的相容性问题。在生物医疗领域,摩方精密在与科研院校和医院等专业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共同研究前沿的材料、终端应用和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果。未来,摩方精密还将致力于解决材料加工的相容性问题,助力微纳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发展。“——微纳3D打印的跨尺度和高精度特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工具。——”刘晓明分享了他在微纳机操作和微纳机器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并利用摩方精密微纳3D打印技术辅助构建了大量研究模型,有效提升研究人员设计不同类型机器人的研发速度。通过结合其自身研究,刘晓明强调了微纳3D打印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交互桥梁作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研究生命体单细胞或微小组织,从而赋能在人体内进行靶向药物输送和组织检测。02产业布局,砥砺前行:在应用中是否开展产业化布局或重点项目建设?有何阶段性进展和成果?“——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个产业推向市场,并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需要创新者们在产业化道路上不断摸索、改进,以实现从0到1,再从1到无穷大的飞跃。——”黄天云分享了他在微纳米机器人制造领域,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制造的转变。在研究过程中,他的团队利用摩方精密微纳3D打印技术进行微机器人、微流控芯片等领域的研发。在他看来,尺度在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每个尺度都有对应的工具。特别小的样件好做,比较大的样件也好做,不大不小的跨尺度样件反而不好加工,然而摩方精密在这个区间具有很大的优势。黄天云进一步表示,近些年看到了校企联合推动先进技术发展的成果,也非常期待摩方精密利用快速精密成型、材料可选择性多的优势,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突破。“——摩方精密聚焦垂直应用领域的发展,重点关注生态链建设的成熟度。——”周建林表示摩方精密始终专注于为顶尖高校和企业提供先进的制造装备和材料。面对客户不断提出的高要求,摩方精密秉持着压力与动力并重的理念,持续迭代创新。在设备制造方面,摩方精密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装备。在材料方面,致力于树脂和陶瓷等材料的创新研发,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联合实验室,以满足用户需求。在产业布局方面,摩方精密积极加强在生物医疗领域的探索,例如与北大口腔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口腔修复技术的创新。周建林进一步表示,摩方精密会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及需求,以期为行业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03创新合作,未来可期:精密增材制造,在生物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希望由微纳3D打印技术制备的产品,可以直接融入终端产品。——”李向义表示基于摩方精密微纳3D打印设备,极大降低了企业研发的试错成本,将原先研发周期大大缩短至1/10,也就意味着节省研发成本并提高企业利润。关于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他希望实现直接将打印产品应用于终端产品。同时,也期待看到摩方精密不仅成为赋能研发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还能发展成为终端设备零件的供应商,助力更多企业发展壮大。“——如果可以开创材料共享模式,不仅能推动科研界的发展,更助力产业界的生态形成。——”黄天云探讨了在使用微纳3D打印设备时遇到的材料问题,希望摩方精密能研发并统筹出更多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材料,与高校机构共同开创材料共享模式的良性生态系统。再者,黄天云建议,高校和企业可通过相互学习互通技术,一方面助力科研不断精进,开发出更多的专利;另一方面助力企业拓展业务,在产业化道路上,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摩方精密的合作模式极具开放性,我们专注于赋能和制造,携手产学研共同进步。——”周建林分享了摩方精密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合作模式。他提到,摩方精密将继续推进医疗领域的终端应用制造,在垂直专业领域方面始终坚持开放式合作,希望发挥不同机构的独特优势。他强调指出,摩方精密将会进一步深化外部合作,在材料研发、专利技术、终端应用等多方面推动项目建设,为生物医疗的突破孕育更多的创新技术。圆桌论坛环节虽落下了帷幕,但激烈的思维碰撞和深入的交流仍在每位参与者心中回响。摩方精密愿与您携手打破精密增材制造领域的瓶颈,为生物医疗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p为提高我国新型医疗技术与装备,推动医疗仪器国产化,促进安徽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水平的提升,该省加大科研投入,先后开展相关实验室建设工作。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公布2017年第一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医学物理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pp拟建设的医学物理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面向我国重大及常见疾病诊疗和防控需求,以“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系统康复”医疗健康应用为牵引,发展先进物理技术,开展分子影像、粒子医学和健康信息技术等前沿科学研究,探索物理新方法与新技术的诊疗机制,开发新型医疗技术与装备,进行医学应用与技术转移转化,推动医疗仪器国产化,促进安徽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水平的提升。/pp实验室近期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领先的医学物理与技术综合研究平台,形成一支高水平、跨学科、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成为安徽省医学物理与技术研究、开放合作与医学转化、医学物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安徽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做出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呼气检测.jpg src=月9日,来自总医院的顾瑛院士主持召开了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会,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以及合肥研究院等单位的十位专家,通过听取报告、实验室现场考察、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并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可行性论证。/pp安徽省科技厅基础奖励处处长李银安,研究院副院长江海河、万宝年,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屈哲,以及实验室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参加了论证会。/p/p
p2017年4月18日,GE医疗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药业”)在成都举行了签约仪式,共同宣布百利药业旗下的成都多特抗体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多特抗体”)采用GE医疗一次性技术平台的生物制药生产线,建设的成都第一家符合中、美、欧GMP标准的先进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建成投产。/pp多特抗体基于GE的一次性技术的生物制药生产线,立足于生产创新型单抗、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多特抗体将成为成都医学城产业园区率先入驻的抗体药物制药企业。百利药业抗体药物的创新发展,将带动产业园区高端人才和先进项目的引进,以及抗体药物产业链的形成,从而推动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生物制药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国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中国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在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在重点发展产业名录中居于前列。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义表示:“‘让患者获得健康与活力’始终是百利药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可持续创新的强大研发平台与中外研发团。
公司名称: 半岛·体育 (中国) 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cjhct.com
地 址: 半岛·体育宿迁市宿城区三创产业园南一路8号